阿班·貝爾格四重奏團: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成員:​ 調整格式、排版
內容擴充
标签2017年版源代码编辑
第1行: 第1行:
{{noteTA
'''阿爾班·貝爾格弦樂四重奏團'''([[德語]]:Alban Berg Quartett,簡稱ABQ)為一[[奧地利]][[弦樂四重奏]]團體,1971年由四名國立維也納音樂學院(Wiener Hochschule fuer Musik)的年輕教授成立,是[[維也納]]第一個以專職四重奏型式組成的團體。阿爾班·貝爾格弦樂四重奏團於2008年7月解散,他們的最後一場音樂會在[[臺灣]][[臺北市]]的[[國家音樂廳]]舉行。<ref>{{cite news|title=阿班貝爾格安可 茉莉+丟丟銅|url=http://www.udn.com/2007/5/25/NEWS/READING/REA8/3860105.shtml|publisher=[[聯合報]]|date=2007年5月25日}}{{dead link|date=2018年5月 |bot=InternetArchiveBot |fix-attempted=yes }}</ref>
|T=zh-cn:阿尔班·贝尔格; zh-tw:阿班·貝爾格
|1=zh-cn:贝尔格; zh-tw:貝爾格
|2=zh-cn:阿尔班; zh-tw:阿班
}}
{{Infobox musical artist <!-- See Wikipedia:WikiProject Musicians -->
| name = 阿爾班·貝爾格四重奏<br/>Alban Berg Quartett
| image =
| caption =
| background = classical_ensemble
| origin = {{AUT}}[[維也納]]
| genre = 古典音樂
| occupation = 室內樂團體
| years_active = 1971年–2008年
| label = Teldec-[[EMI]]
| website =
}}


{{portal|古典音樂}}
== 成員 ==

'''阿爾班·貝爾格四重奏'''({{lang-de|'''Alban Berg Quartett'''}},簡稱ABQ),[[奧地利]][[弦樂四重奏]]團體。

== 背景 ==
1971年由四名[[维也纳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維也納音樂學院]]的年輕教授成立,{{cn|是[[維也納]]第一個以專職四重奏型式組成的團體}},同年秋季在[[维也纳音乐厅]]舉行成團首演。此後他們的演出足跡及於維也納、倫敦、法蘭克福、巴黎、科隆、蘇黎世、米蘭、阿姆斯特丹、柏林、紐約、東京等主要城市。參與重要的音樂節如{{le|柏林音樂節|Berliner Festspiele}}、愛丁堡音樂節、巴黎的IRCAM{{譯名請求}}、[[佛罗伦萨五月音乐节]]與[[萨尔茨堡音乐节]]等。

1993年至2012年間,阿爾班·貝爾格四重奏在[[科隆音乐与舞蹈学院|科隆音樂院]]固定講學{{efn|此前,阿瑪迪斯四重奏亦在此從事教學。}}。受他們指導的著名室內樂團體包括[[貝爾琪亞四重奏]]、{{le|阿忒彌絲四重奏|Artemis Quartet}}等<ref>[http://www.artemisquartet.com/data/pages-e/vita.html?la=en artemis quartett] {{web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10707164439/http://www.artemisquartet.com/data/pages-e/vita.html?la=en |date=2011-07-07 }}</ref>。

2005年,團員托馬斯·卡庫斯卡因癌症逝世。在其遺願下,阿爾班·貝爾格四重奏繼續活動,直到2008年7月完成告別巡迴為止。他們的最後一場音樂會在[[臺灣]][[臺北市]]的[[國家音樂廳]]舉行<ref>{{cite news|title=阿班貝爾格安可 茉莉+丟丟銅|url=http://www.udn.com/2007/5/25/NEWS/READING/REA8/3860105.shtml|publisher=[[聯合報]]|date=2007-5-25}}{{dead link|date=2018-5|bot=InternetArchiveBot |fix-attempted=yes }}</ref><ref>{{cite web |url=http://www.allthingsstrings.com/News/News/The-Alban-Berg-Quartet-Calls-It-Quits|title=Calling it Quits. For the Alban Berg Quartet |accessdate=2014-09-15 |last=Williams |first=Rory |coauthors= |date= |work= |publisher=www.stringsmagazine.com }}</ref><ref>{{cite web|url=http://bjtoday.ynet.com/viewpdf.jsp?psid=40907375&pgn=&ppn=18 |title=Beijing Today. Weekend |accessdate=2008-06-17 |last= |first= |coauthors= |date=2008-06-05 |work= |publisher= |deadurl = yes|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10718134851/http://bjtoday.ynet.com/viewpdf.jsp?psid=40907375&pgn=&ppn=18 |archivedate=2011-07-18 }}</ref><ref>[http://guenterpichler.com/webgal_abq/images/abq5.jpg]</ref>。
{{expand section}}

=== 成員 ===
{| class="wikitable"
{| class="wikitable"
! 期間
! 期間
第24行: 第52行:
| 卡里希爾斯(Isabel Charisius)
| 卡里希爾斯(Isabel Charisius)
|}
|}

== 作品 ==
=== 商業錄音 ===
阿爾班·貝爾格四重奏的錄音眾多,著名者包括[[路德维希·范·贝多芬|貝多芬]]、[[约翰内斯·勃拉姆斯|勃拉姆斯]]的全本四重奏,以及晚期的[[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莫扎特]]和[[弗朗茨·舒伯特|舒伯特]]四重奏作品。此外,許多當代作曲家(Fritz Leitermeyer{{譯名請求}}、Erich Urbanner{{譯名請求}}、Roman Haubenstock-Ramati{{譯名請求}}、{{link-de|戈特弗里德·冯·艾内姆|Gottfried von Einem}}、[[沃尔夫冈·里姆]]、[[阿尔弗雷德·加里耶维奇·施尼特凯]]、Zbigniew Bargielski{{譯名請求}}、[[卢恰诺·贝里奥]]、Kurt Schwertsik{{譯名請求}})為他們量身打造作品,並由他們錄音呈現。除了弦樂四重奏外,他們也與其他音樂家合作,錄製舒曼、舒伯特、勃拉姆斯、德弗乍克等人的鋼琴五重奏,以及勃拉姆斯單簧管五重奏、舒伯特弦樂五重奏等室內樂文獻著名作品。

自1985年在[[卡内基大厅]]的演出後,阿爾班·貝爾格四重奏偏好將現場演出實況轉為錄音發行,並在後來的廿餘年間持續這樣的做法。
{{expand list}}

=== 電視 ===
{{expand list}}

== 獲獎與榮譽 ==
* 榮譽會員,维也纳音乐厅
* 協同藝術家,倫敦[[皇家節日音樂廳|皇家節慶音樂廳]]
以及超過30個唱片獎項,包括{{le|法國唱片大獎|Grand Prix du Disque}}、{{le|德國唱片大獎|Deutscher Schallplattenpreis}}、{{le|愛迪生獎|Edison Award}}、[[留声机奖]]等。

== 評價 ==
阿爾班·貝爾格四重奏的核心曲目是維也納樂派的古典曲目,但亦著力推廣20世紀音樂{{efn|他們曾公開表示,在每一次演出的曲目中都排出現代音樂作品,是團體努力的目標。}}。自古典主義、浪漫主義至第二維也納樂派的作品,乃至於[[巴托克·贝拉|巴托克]]、[[维托尔德·卢托斯瓦夫斯基|卢托斯瓦夫斯基]]、[[卢恰诺·贝里奥|贝里奥]]等人的當代創作都在他們的詮釋範圍之內<ref>''Wolfgang Amadeus Mozart: Die 10 grossen Streichquartette - Alban Berg Quartett, Wien'', Telefunken LP records 6.35485, 1-5 (5 LPs) GX. Insert, p. 12 (Teldec Telefunken-Decca Schallplatten GmbH, 2000 Hamburg 19: 1979).</ref>。卢托斯瓦夫斯基便曾表示,「他們對我的作品的詮釋無人能比。」<ref>卢托斯瓦夫斯基致四重奏信. {{cite web |url=http://guenterpichler.com/webgal_abq/images/abq4.jpg |title=Letter to the ABQ |accessdate=2015-01-15 |last= |first= |coauthors= |date=n.d. |work= |publisher= }}</ref><ref>[http://guenterpichler.com/webgal_abq/images/abq5.jpg 卢托斯瓦夫斯基致四重奏信]</ref>

== 軼事 ==
* [[阿尔班·贝尔格]]的遺孀在四重奏公開首演前參與了一次私下的演出,並對這支與亡夫同名的新銳室內樂團體寄予祝福。

== 注釋 ==
{{notelist}}


== 參考資料 ==
== 參考資料 ==
;參照
{{reflist}}
{{reflist}}


== 外部連結 ==
== 外部連結 ==
* {{Discogs artist|837615}}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70422150211/http://cdhi.audionet.com.tw/200010-cdhi/Topic%20Park/musician/22-abq2.htm 阿班.貝爾格弦樂四重奏團]
*{{Allmusic|class=artist|id=q9575|label=阿爾班·貝爾格弦樂四重奏團}}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70422150211/http://cdhi.audionet.com.tw/200010-cdhi/Topic%20Park/musician/22-abq2.htm 阿班.貝爾格弦樂四重奏團]


{{Authority control}}
{{Authority control}}

2020年10月3日 (六) 20:49的版本

阿爾班·貝爾格四重奏
Alban Berg Quartett
古典乐团
职业室內樂團體
音乐类型古典音樂
出道地点 奥地利維也納
活跃年代1971年–2008年
唱片公司Teldec-EMI

阿爾班·貝爾格四重奏(德語:Alban Berg Quartett,簡稱ABQ),奧地利弦樂四重奏團體。

背景

1971年由四名維也納音樂學院的年輕教授成立,維也納第一個以專職四重奏型式組成的團體[來源請求],同年秋季在维也纳音乐厅舉行成團首演。此後他們的演出足跡及於維也納、倫敦、法蘭克福、巴黎、科隆、蘇黎世、米蘭、阿姆斯特丹、柏林、紐約、東京等主要城市。參與重要的音樂節如柏林音樂節英语Berliner Festspiele、愛丁堡音樂節、巴黎的IRCAM[譯名請求]佛罗伦萨五月音乐节萨尔茨堡音乐节等。

1993年至2012年間,阿爾班·貝爾格四重奏在科隆音樂院固定講學[a]。受他們指導的著名室內樂團體包括貝爾琪亞四重奏阿忒彌絲四重奏英语Artemis Quartet[1]

2005年,團員托馬斯·卡庫斯卡因癌症逝世。在其遺願下,阿爾班·貝爾格四重奏繼續活動,直到2008年7月完成告別巡迴為止。他們的最後一場音樂會在臺灣臺北市國家音樂廳舉行[2][3][4][5]

成員

期間 第一小提琴 第二小提琴 中提琴 大提琴
1971–1978 畢希勒(Günter Pichler) 麥茲爾(Klaus Maetzl)†2016 拜魯爾(Hatto Beyerle) 艾爾班(Valentin Erben)
1978–1981 舒茲(Gerhard Schulz)
1981–2005 卡庫斯卡(Thomas Kakuska)†2005
2005–2008 卡里希爾斯(Isabel Charisius)

作品

商業錄音

阿爾班·貝爾格四重奏的錄音眾多,著名者包括貝多芬勃拉姆斯的全本四重奏,以及晚期的莫扎特舒伯特四重奏作品。此外,許多當代作曲家(Fritz Leitermeyer[譯名請求]、Erich Urbanner[譯名請求]、Roman Haubenstock-Ramati[譯名請求]戈特弗里德·冯·艾内姆德语Gottfried von Einem沃尔夫冈·里姆阿尔弗雷德·加里耶维奇·施尼特凯、Zbigniew Bargielski[譯名請求]卢恰诺·贝里奥、Kurt Schwertsik[譯名請求])為他們量身打造作品,並由他們錄音呈現。除了弦樂四重奏外,他們也與其他音樂家合作,錄製舒曼、舒伯特、勃拉姆斯、德弗乍克等人的鋼琴五重奏,以及勃拉姆斯單簧管五重奏、舒伯特弦樂五重奏等室內樂文獻著名作品。

自1985年在卡内基大厅的演出後,阿爾班·貝爾格四重奏偏好將現場演出實況轉為錄音發行,並在後來的廿餘年間持續這樣的做法。

電視

獲獎與榮譽

以及超過30個唱片獎項,包括法國唱片大獎英语Grand Prix du Disque德國唱片大獎英语Deutscher Schallplattenpreis愛迪生獎英语Edison Award留声机奖等。

評價

阿爾班·貝爾格四重奏的核心曲目是維也納樂派的古典曲目,但亦著力推廣20世紀音樂[b]。自古典主義、浪漫主義至第二維也納樂派的作品,乃至於巴托克卢托斯瓦夫斯基贝里奥等人的當代創作都在他們的詮釋範圍之內[6]。卢托斯瓦夫斯基便曾表示,「他們對我的作品的詮釋無人能比。」[7][8]

軼事

  • 阿尔班·贝尔格的遺孀在四重奏公開首演前參與了一次私下的演出,並對這支與亡夫同名的新銳室內樂團體寄予祝福。

注釋

  1. ^ 此前,阿瑪迪斯四重奏亦在此從事教學。
  2. ^ 他們曾公開表示,在每一次演出的曲目中都排出現代音樂作品,是團體努力的目標。

參考資料

參照
  1. ^ artemis quartett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1-07-07.
  2. ^ 阿班貝爾格安可 茉莉+丟丟銅. 聯合報. 2007-5-25.  [永久失效連結]
  3. ^ Williams, Rory. Calling it Quits. For the Alban Berg Quartet. www.stringsmagazine.com. [2014-09-15]. 
  4. ^ Beijing Today. Weekend. 2008-06-05 [2008-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18). 
  5. ^ [1]
  6. ^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Die 10 grossen Streichquartette - Alban Berg Quartett, Wien, Telefunken LP records 6.35485, 1-5 (5 LPs) GX. Insert, p. 12 (Teldec Telefunken-Decca Schallplatten GmbH, 2000 Hamburg 19: 1979).
  7. ^ 卢托斯瓦夫斯基致四重奏信. Letter to the ABQ. n.d. [2015-01-15]. 
  8. ^ 卢托斯瓦夫斯基致四重奏信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