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里希·克莱伯: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主要錄音:​ 內容擴充
內容擴充
标签移除或更換文件 2017年版源代码编辑
(未显示同一用户的1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Infobox classical composer
[[File:Bundesarchiv Bild 102-09850, Erich Kleiber.jpg|thumb|埃里希·克莱伯 (1930)]]
| 前綴尊稱 =
| 姓名 =
| 後綴尊稱 =
| 圖像 = Bundesarchiv Bild 102-09850, Erich Kleiber.jpg
| 圖像大小 = 200px
| 圖像替代 =
| 圖像說明 = 1930年的埃里希·克萊伯
| 職業 = [[指挥家|指挥]]
| 知名原因 =
| 本名 =
| 外文名 = Erich Kleiber
| 外文 =
| 羅馬拼音 =
| 英文名 =
| 國籍 =
| 出生名 =
| 出生日期 = {{birth date|1890|8|5}}
| 出生地點 = {{flagicon|Austria-Hungary}}[[奧匈帝國]][[維也納]]
| 受洗 =
| 逝世日期 = {{death date and age|1956|1|27|1890|8|5}}
| 逝世地點 = {{SUI}}[[苏黎世]]
| 活躍年代 =
| 代表作 =
| 配偶 =
| 伴侶 =
| 兒女 =
* [[卡洛斯·克莱伯]]
| 父母 =
| 親屬 =
| 獎項 =
| 簽名 =
| 簽名大小 =
| 簽名替代 =
| 網站 =
| 所屬時期 =
| 所屬樂派 =
| 擅長作品類型 =
| 師從 =
| 學生 =
}}


{{portal|古典音樂}}
'''埃里希·克莱伯'''('''Erich Kleiber''',1890年8月5日生于[[维也纳]],1956年1月27日逝於[[苏黎世]])是20世纪一位很重要的[[奥地利]][[指挥家]]。埃里希·克莱伯是著名指挥家[[卡洛斯·克莱伯]]的父亲,因此又稱作大克萊伯以區別於兒子小克萊伯。


'''埃里希·克莱伯'''({{lang-de|'''Erich Kleiber'''}},{{bd|1890年|8月5日|1956年|1月27日}}),[[奥地利]][[指挥家]],亦是指揮家[[卡洛斯·克莱伯]]的父亲。
埃里希·克莱伯擅长指挥德奥音乐家的作品。他曾经在[[柏林國立歌劇院]]担任[[音乐总监]]。后来1935年迁居到[[阿根廷]]。


克莱伯出生於[[維也納]],畢業於{{tsl|cs|Pražská konzervatoř|布拉格音樂院}},指揮事業則從地方起家,歷任[[达姆施塔特]]、[[伍珀塔尔|巴門-埃爾伯費爾德]]、[[杜塞尔多夫]]、[[曼海姆]]等劇院,1923年受邀擔任[[柏林國立歌劇院]]音樂總監,奠定其名聲。1933年[[納粹德國]]成立,為表立場,克莱伯辭去柏林職務,1935年舉家遷居[[布宜諾斯艾利斯]],餘生則以客席指揮為業。
==主要錄音==
埃里希·克莱伯在英國[[Decca]]唱片公司留下幾個經典的錄音如[[貝多芬]]的第三、五、七號交響曲;歌劇也有[[理查·史特勞斯]]的[[玫瑰騎士]]與[[莫札特]]的[[費加洛婚禮]]。


克莱伯棒下的[[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莫扎特]]、[[路德维希·范·贝多芬|貝多芬]]及[[理查德·施特劳斯]]詮釋特別受到肯定,他亦是積極的當代音樂支持者,指揮了[[阿尔班·贝尔格|贝尔格]]《[[伍采克]]》的首演。
==文献==

*John Russell: ''Erich Kleiber''. Albert Langen/Georg Müller Verlag,1958 慕尼黑
== 生平 ==
=== 早年 ===
1890年8月5日,埃里希·克莱伯出生於[[維也納]][[维登|第四區]],五歲時他的父親過世,母親亦於翌年逝世,克莱伯由外祖父母撫養長大。1900年,他返回維也納,在那裏他目睹了[[金色大厅]]、[[维也纳人民歌剧院|人民歌剧院]]、[[维也纳国立歌剧院]]等地的演出,並親炙了[[古斯塔夫·馬勒]]的丰采。在一次聆聽馬勒親自指揮其[[第6號交響曲 (馬勒)|第6號交響曲]]的演出後,克莱伯決定成為一名指揮<ref>Russell, pp. 28–29</ref>。

1908年7月,克莱伯前往[[布拉格查理大学]],修習藝術、哲學與哲學史等科目。而後,他申請轉往{{tsl|cs|Pražská konzervatoř|布拉格音樂院}}就讀,校方批准了他的申請,但言明必須在特定的科目達到標準,否則必須於一年後自行離校,而克莱伯透過自學通過了測驗{{efn|在當時,在各地的歌劇院擔任歌劇伴奏(德語:Korrepetitor;法語:Répétiteur),進而成為劇院的指揮,是大部分指揮學習者的從業途徑。友人漢斯·加爾(Hans Gál)曾向克莱伯指出這點,認為後者沒有嚴謹的鋼琴訓練便前往布拉格,所遭遇的困難將相當嚴峻。}}<ref>Russell, p. 33</ref>。1911年,克莱伯開始在[[布拉格国家歌剧院]]擔任伴奏,[[达姆施塔特州立剧院]]的劇院經理偶然發現了克莱伯的才能,力邀他前往任職,克莱伯遂轉入达姆施塔特方面。

此後的數年時間,克莱伯陸續在幾間重要的劇院工作,包括[[伍珀塔尔|巴門-埃爾伯費爾德]](1919年)、[[杜塞尔多夫]](1921年)、[[曼海姆]](1912年)等地<ref name=grove>Brunner, Gerhard. [https://www.oxfordmusiconline.com/grovemusic/view/10.1093/gmo/9781561592630.001.0001/omo-9781561592630-e-0000015119 "Kleiber, Erich"], ''Grove Music Onlin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Retrieved 2020-05-25 {{subscription}}</ref>。

=== 指揮生涯 ===
1923年,{{tsl|de|Leo Blech|萊奧·布萊奇}}結束了個人十七年的總監任期,自[[柏林國立歌劇院]]離任。其繼任者名單包括[[布鲁诺·瓦尔特|瓦尔特]]、[[奥托·克伦佩勒|克伦佩勒]]等人,惟接洽未果。克莱伯在指揮一次《[[费德里奥]]》的演出後,當即受邀繼任該院音樂總監一職,雙方達成了五年的合約協議<ref>Russell, pp. 62–63</ref>。[[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描述,克莱伯在柏林的工作「異常高效」<ref name=grove/>:

{{quotation|1924年,他指揮了[[莱奥什·雅纳切克|雅纳切克]]《耶奴发》(''Jenůfa'')的演出,奠定了後者的成功。同年,[[恩斯特·克热内克|克热内克]]《茨温堡》(''Die Zwingburg'')亦完成首演。1925年則迎來[[阿尔班·贝尔格|贝尔格]]《[[伍采克]]》的演出。他所擔綱演出的當代作品演出還包括了[[弗朗兹·施雷克尔|施雷克尔]]、[[达律斯·米约|米约]]等人的創作。此外,他也指揮了[[理查德·瓦格纳]]《戀愛禁令》(''Das Liebesverbotand''),以及許多輕歌劇的演出。}}

柏林時期使克莱伯獲得了國際性的名聲,此後他陸續於布宜諾斯艾利斯、[[莫斯科]]、[[紐約]]等地客席演出。隨著[[纳粹党|纳粹]]掌權,當局將贝尔格作品《[[露露 (歌剧)|露露]]》判為[[颓废音乐]],為表立場,克莱伯於1934年辭任。他曾對贝尔格表示,雖然曾多次收到入黨邀請,他從未考慮入黨{{efn|克莱伯並沒有猶太血統,然而他在政治議題上並不吝於表態,對於納粹當局的政策多所批評,因此不見容於[[納粹德國]]轄下。}}<ref>Notley, p. 224</ref>。離開柏林之前,克莱伯在一場音樂會中安排了節選自《露露》的音樂組曲,根據《[[紐約時報]]》報導,這場演出大獲成功<ref>Notley, p. 257</ref>。這之後,克莱伯履行了合約內剩餘的演出場次,而後於1935年1月舉家離開德國<ref>Russell, pp. 148 & 159</ref>。

此後的克莱伯以布宜諾斯艾利斯為基地,輾轉於各地客席、演出,他的足跡遍佈[[智利]]、[[烏拉圭]]、[[墨西哥]]與[[古巴]]等國<ref name=grove/>。1935年,他指揮了[[伦敦交响乐团]],這是他的英國初登場。另外他也頻繁造訪[[阿姆斯特丹]]、[[布魯塞爾]],以及其他歐洲主要城市。1938年,應[[汤玛斯·比彻姆]]之邀,克莱伯前往[[皇家歌劇院|科文特花園]]指揮《[[玫瑰騎士]]》演出。1939年4月,克莱伯拒絕了[[米蘭]][[斯卡拉大劇院]]的邀約,明確表示了對[[贝尼托·墨索里尼|墨索里尼]]政權的反對。克莱伯說<ref>[https://www.jstor.org/stable/923078 "Musical Notes from Abroad"], ''The Musical Times'', April 1939, p. 306 {{subscription}}</ref>:

{{quotation|我聽聞了斯卡拉拒猶太人於外的消息。音樂,就如同空氣與陽光般,應為所有人所享有。在如此艱難的時刻,此一慰藉如果僅因為種族、宗教的考量而被剝奪,那麼,身為一名基督徒與藝術工作者,我將無法與(這樣的政權)合作。}}

戰後,克莱伯重返歐洲舞台,並大力協助皇家歌劇院的重整{{efn|戰時的倫敦樂壇滿是各國的音樂工作者,但隨著他們在戰爭結束後重返母國,為倫敦的主要劇院、樂團等團體帶來了一波顯著的人才短缺。}}。劇院方面曾邀請他擔任音樂總監,克莱伯並未應允<ref>Haltrecht, p. 173</ref>。此外,他一度有機會返回維也納,擔任國家歌劇院的總監,惜未成行。1948–55年間,克莱伯為[[迪卡唱片]]錄製了為數不少的作品<ref>Stuart, Philip. [http://images.cch.kcl.ac.uk/charm/liv/pubs/DeccaComplete.pdf ''Decca Classical 1929–2009'']. Retrieved 2020-05-25.</ref>。1953年,克莱伯則在[[羅馬]]指揮了瓦格納《[[尼伯龙根的指环|指環]]》全本演出{{efn|該系列的演出在當時由廣播實況播出,不過相關的錄音檔案已經遺失<ref>Brown, p. 441</ref>。}}。

1951年,克莱伯應[[東德]]當局之邀,重返柏林國家歌劇院。對於這次任職,輿論及泛民派人士不表認同,[[柏林爱乐乐团]]更取消了預定由克莱伯指揮的演出。對此,克莱伯則認為自己定位應該是東、西德的「橋樑」<ref>Russell, p. 220</ref>。1955年,受戰事波及的柏林國家歌劇院主建築重新整修完成,然而當局將[[腓特烈二世 (普鲁士)|腓特烈二世]]像逕予拆除的行動,引來了克莱伯的不安,他將此舉視為政治干預藝術的顯著跡象。「我認為,老劇院的精神在這座新建築中已蕩然無存。」克莱伯寫道,並在新劇院剪綵前再次辭去音樂總監一職。鑒於西德一方對他亦無好感,克莱伯自此遠離柏林樂壇<ref>Russell, p. 228</ref>。在傳記作者{{tsl|en|John Russell (art critic)|約翰·羅素}}眼中,柏林的爭端對晚年的克莱伯造成了沉重打擊,甚至為此抑鬱寡歡<ref>Russell, p. 227</ref>。1956年1月27日,克莱伯於[[苏黎世]]猝逝,享年65<ref>Russell, p. 245</ref>。

== 作品 ==
=== 作曲 ===
克莱伯在指揮之餘亦從事作曲,他的作品有小提琴協奏曲、鋼琴協奏曲、管弦樂變奏曲、隨想曲,以及室內樂、鋼琴作品與歌曲等<ref name=grove/>。

=== 錄音 ===
克莱伯在英國[[Decca]]唱片公司留下幾個經典的錄音如[[貝多芬]]的第三、五、七號交響曲;歌劇也有[[理查·史特勞斯]]的[[玫瑰騎士]]與[[莫札特]]的[[費加洛婚禮]]。
{{expand section}}

== 獲獎與榮譽 ==
* 比利時[[利奥波德勋章 (比利时)|利奥波德勋章]]
* {{tsl|it|Ordine della Corona d'Italia|義大利王冠勳章}}
* [[秘鲁太阳勋章]]
* {{tsl|es|Orden al Mérito de Chile|智利功績勳章}}<ref name=who/>

== 評價 ==
{{quotation|⋯⋯傑出的[[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莫扎特]]、[[路德维希·范·贝多芬|貝多芬]]及[[理查德·施特劳斯]]作品指揮者,不與耽溺式的浪漫詮釋為伍,拒絕偽誤的演奏習慣,並且勤奮地研讀總譜。他能把握作品的全局觀,並以不失客觀的角度詮釋之,並因此獲得了樂團成員及歌者們亙久的敬重。—[[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ref name=grove/>}}

== 個人生活 ==
埃里希·克莱伯是法蘭茲·奧托·克莱伯(Franz Otto Kleiber)與Vroni Schöppl之子<ref>Russell, pp. 20–21</ref>。

1926年,克莱伯與露絲·古德里奇(Ruth Goodrich)成婚,婚後育有一子([[卡洛斯·克莱伯|卡洛斯]])一女(維羅妮卡)<ref>Hart, p. 86</ref><ref name=who>[https://www.ukwhoswho.com/view/10.1093/ww/9780199540891.001.0001/ww-9780199540884-e-239522 "Kleiber, Erich, (5 Aug. 1890–27 Jan. 1956), orchestral conductor, professor, general music director]", ''Who's Who & Who Was Who'',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Retrieved 2020-05-25 {{subscription}}</ref><ref>Barber, Charles [https://www.oxfordmusiconline.com/grovemusic/view/10.1093/gmo/9781561592630.001.0001/omo-9781561592630-e-0000015118 "Kleiber, Carlos"], ''Grove Music Onlin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Retrieved 2020-05-25 {{subscription}}</ref>。

1936年,克莱伯取得阿根廷公民身分<ref name=who/>。

== 注釋 ==
{{notelist}}

== 參考資料 ==
;參照
{{reflist|3}}

;文献
* {{cite book | last= Brown | first= Jonathan |url=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mNO7AgAAQBAJ&printsec=frontcover&dq=Great+Wagner+Conductors#v=onepage| title= Great Wagner Conductors: A Listener's Companion| year= 2012| location= Canberra | publisher= Parrot Press | isbn= 978-0-9871556-0-3}}
* {{cite book|last= Culshaw |first= John |year= 1967|title= Ring Resounding |location= London |publisher= Secker & Warburg |isbn= 978-0-436-11800-5}}
* {{cite book |last=Haltrecht |first=Montague |year=1975 |title=The Quiet Showman&nbsp;– Sir David Webster and the Royal Opera House |location=London |publisher=Collins |isbn=0-00-211163-2 }}
* {{cite book | last= Hart| first= Philip | title= Conductors: A New Generation| year= 1980|url=https://archive.org/details/conductorsnewgen00hartrich/page/86/mode/2up/search/kleiber|location= London | publisher= Robson | isbn= 978-0-86051-098-7}}
* {{cite book | last= Notley | first= Margaret | title= Alban Berg and His World | url= https://archive.org/details/albanberghisworl00hail |chapter= Alban Berg, and the Shadow of Politics: Documents of a Troubled Year year, 1934 | year= 2010 | pages= [https://archive.org/details/albanberghisworl00hail/page/n239 223]–268 | editor= Christopher Hailey| location=Princeton and Oxford | publisher=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jstor= j.ctt7rg0g.11 |isbn= 978-0-691-14855-7 }}
* {{cite book | last= Russell | first= John |title=Erich Kleiber: A Memoir| year= 1957| url=https://archive.org/details/erichkleibermemo0000russ/page/n5/mode/2up |location= London | publisher= Andre Deutsch | oclc=752812140 }}

== 外部連結 ==
* {{Discogs artist|1053170}}


{{Authority control}}
{{Authority control}}

2020年9月11日 (五) 18:13的版本

埃里希·克莱伯
1930年的埃里希·克萊伯
原文名Erich Kleiber
出生(1890-08-05)1890年8月5日
奥匈帝国奧匈帝國維也納
逝世1956年1月27日(1956歲—01—27)(65歲)
 瑞士苏黎世
职业指挥
儿女

埃里希·克莱伯(德語:Erich Kleiber,1890年8月5日—1956年1月27日),奥地利指挥家,亦是指揮家卡洛斯·克莱伯的父亲。

克莱伯出生於維也納,畢業於布拉格音樂院捷克語Pražská konzervatoř,指揮事業則從地方起家,歷任达姆施塔特巴門-埃爾伯費爾德杜塞尔多夫曼海姆等劇院,1923年受邀擔任柏林國立歌劇院音樂總監,奠定其名聲。1933年納粹德國成立,為表立場,克莱伯辭去柏林職務,1935年舉家遷居布宜諾斯艾利斯,餘生則以客席指揮為業。

克莱伯棒下的莫扎特貝多芬理查德·施特劳斯詮釋特別受到肯定,他亦是積極的當代音樂支持者,指揮了贝尔格伍采克》的首演。

生平

早年

1890年8月5日,埃里希·克莱伯出生於維也納第四區,五歲時他的父親過世,母親亦於翌年逝世,克莱伯由外祖父母撫養長大。1900年,他返回維也納,在那裏他目睹了金色大厅人民歌剧院维也纳国立歌剧院等地的演出,並親炙了古斯塔夫·馬勒的丰采。在一次聆聽馬勒親自指揮其第6號交響曲的演出後,克莱伯決定成為一名指揮[1]

1908年7月,克莱伯前往布拉格查理大学,修習藝術、哲學與哲學史等科目。而後,他申請轉往布拉格音樂院捷克語Pražská konzervatoř就讀,校方批准了他的申請,但言明必須在特定的科目達到標準,否則必須於一年後自行離校,而克莱伯透過自學通過了測驗[a][2]。1911年,克莱伯開始在布拉格国家歌剧院擔任伴奏,达姆施塔特州立剧院的劇院經理偶然發現了克莱伯的才能,力邀他前往任職,克莱伯遂轉入达姆施塔特方面。

此後的數年時間,克莱伯陸續在幾間重要的劇院工作,包括巴門-埃爾伯費爾德(1919年)、杜塞尔多夫(1921年)、曼海姆(1912年)等地[3]

指揮生涯

1923年,萊奧·布萊奇德语Leo Blech結束了個人十七年的總監任期,自柏林國立歌劇院離任。其繼任者名單包括瓦尔特克伦佩勒等人,惟接洽未果。克莱伯在指揮一次《费德里奥》的演出後,當即受邀繼任該院音樂總監一職,雙方達成了五年的合約協議[4]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描述,克莱伯在柏林的工作「異常高效」[3]

1924年,他指揮了雅纳切克《耶奴发》(Jenůfa)的演出,奠定了後者的成功。同年,克热内克《茨温堡》(Die Zwingburg)亦完成首演。1925年則迎來贝尔格伍采克》的演出。他所擔綱演出的當代作品演出還包括了施雷克尔米约等人的創作。此外,他也指揮了理查德·瓦格纳《戀愛禁令》(Das Liebesverbotand),以及許多輕歌劇的演出。

柏林時期使克莱伯獲得了國際性的名聲,此後他陸續於布宜諾斯艾利斯、莫斯科紐約等地客席演出。隨著纳粹掌權,當局將贝尔格作品《露露》判為颓废音乐,為表立場,克莱伯於1934年辭任。他曾對贝尔格表示,雖然曾多次收到入黨邀請,他從未考慮入黨[b][5]。離開柏林之前,克莱伯在一場音樂會中安排了節選自《露露》的音樂組曲,根據《紐約時報》報導,這場演出大獲成功[6]。這之後,克莱伯履行了合約內剩餘的演出場次,而後於1935年1月舉家離開德國[7]

此後的克莱伯以布宜諾斯艾利斯為基地,輾轉於各地客席、演出,他的足跡遍佈智利烏拉圭墨西哥古巴等國[3]。1935年,他指揮了伦敦交响乐团,這是他的英國初登場。另外他也頻繁造訪阿姆斯特丹布魯塞爾,以及其他歐洲主要城市。1938年,應汤玛斯·比彻姆之邀,克莱伯前往科文特花園指揮《玫瑰騎士》演出。1939年4月,克莱伯拒絕了米蘭斯卡拉大劇院的邀約,明確表示了對墨索里尼政權的反對。克莱伯說[8]

我聽聞了斯卡拉拒猶太人於外的消息。音樂,就如同空氣與陽光般,應為所有人所享有。在如此艱難的時刻,此一慰藉如果僅因為種族、宗教的考量而被剝奪,那麼,身為一名基督徒與藝術工作者,我將無法與(這樣的政權)合作。

戰後,克莱伯重返歐洲舞台,並大力協助皇家歌劇院的重整[c]。劇院方面曾邀請他擔任音樂總監,克莱伯並未應允[9]。此外,他一度有機會返回維也納,擔任國家歌劇院的總監,惜未成行。1948–55年間,克莱伯為迪卡唱片錄製了為數不少的作品[10]。1953年,克莱伯則在羅馬指揮了瓦格納《指環》全本演出[d]

1951年,克莱伯應東德當局之邀,重返柏林國家歌劇院。對於這次任職,輿論及泛民派人士不表認同,柏林爱乐乐团更取消了預定由克莱伯指揮的演出。對此,克莱伯則認為自己定位應該是東、西德的「橋樑」[12]。1955年,受戰事波及的柏林國家歌劇院主建築重新整修完成,然而當局將腓特烈二世像逕予拆除的行動,引來了克莱伯的不安,他將此舉視為政治干預藝術的顯著跡象。「我認為,老劇院的精神在這座新建築中已蕩然無存。」克莱伯寫道,並在新劇院剪綵前再次辭去音樂總監一職。鑒於西德一方對他亦無好感,克莱伯自此遠離柏林樂壇[13]。在傳記作者約翰·羅素英语John Russell (art critic)眼中,柏林的爭端對晚年的克莱伯造成了沉重打擊,甚至為此抑鬱寡歡[14]。1956年1月27日,克莱伯於苏黎世猝逝,享年65[15]

作品

作曲

克莱伯在指揮之餘亦從事作曲,他的作品有小提琴協奏曲、鋼琴協奏曲、管弦樂變奏曲、隨想曲,以及室內樂、鋼琴作品與歌曲等[3]

錄音

克莱伯在英國Decca唱片公司留下幾個經典的錄音如貝多芬的第三、五、七號交響曲;歌劇也有理查·史特勞斯玫瑰騎士莫札特費加洛婚禮

獲獎與榮譽

評價

⋯⋯傑出的莫扎特貝多芬理查德·施特劳斯作品指揮者,不與耽溺式的浪漫詮釋為伍,拒絕偽誤的演奏習慣,並且勤奮地研讀總譜。他能把握作品的全局觀,並以不失客觀的角度詮釋之,並因此獲得了樂團成員及歌者們亙久的敬重。—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3]

個人生活

埃里希·克莱伯是法蘭茲·奧托·克莱伯(Franz Otto Kleiber)與Vroni Schöppl之子[17]

1926年,克莱伯與露絲·古德里奇(Ruth Goodrich)成婚,婚後育有一子(卡洛斯)一女(維羅妮卡)[18][16][19]

1936年,克莱伯取得阿根廷公民身分[16]

注釋

  1. ^ 在當時,在各地的歌劇院擔任歌劇伴奏(德語:Korrepetitor;法語:Répétiteur),進而成為劇院的指揮,是大部分指揮學習者的從業途徑。友人漢斯·加爾(Hans Gál)曾向克莱伯指出這點,認為後者沒有嚴謹的鋼琴訓練便前往布拉格,所遭遇的困難將相當嚴峻。
  2. ^ 克莱伯並沒有猶太血統,然而他在政治議題上並不吝於表態,對於納粹當局的政策多所批評,因此不見容於納粹德國轄下。
  3. ^ 戰時的倫敦樂壇滿是各國的音樂工作者,但隨著他們在戰爭結束後重返母國,為倫敦的主要劇院、樂團等團體帶來了一波顯著的人才短缺。
  4. ^ 該系列的演出在當時由廣播實況播出,不過相關的錄音檔案已經遺失[11]

參考資料

參照
  1. ^ Russell, pp. 28–29
  2. ^ Russell, p. 33
  3. ^ 3.0 3.1 3.2 3.3 3.4 Brunner, Gerhard. "Kleiber, Erich", Grove Music Onlin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Retrieved 2020-05-25 需付费查阅
  4. ^ Russell, pp. 62–63
  5. ^ Notley, p. 224
  6. ^ Notley, p. 257
  7. ^ Russell, pp. 148 & 159
  8. ^ "Musical Notes from Abroad", The Musical Times, April 1939, p. 306 需付费查阅
  9. ^ Haltrecht, p. 173
  10. ^ Stuart, Philip. Decca Classical 1929–2009. Retrieved 2020-05-25.
  11. ^ Brown, p. 441
  12. ^ Russell, p. 220
  13. ^ Russell, p. 228
  14. ^ Russell, p. 227
  15. ^ Russell, p. 245
  16. ^ 16.0 16.1 16.2 "Kleiber, Erich, (5 Aug. 1890–27 Jan. 1956), orchestral conductor, professor, general music director", Who's Who & Who Was Who,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Retrieved 2020-05-25 需付费查阅
  17. ^ Russell, pp. 20–21
  18. ^ Hart, p. 86
  19. ^ Barber, Charles "Kleiber, Carlos", Grove Music Onlin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Retrieved 2020-05-25 需付费查阅
文献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