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家: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Poontele留言 | 贡献
回退114.35.227.78討論)做出的1次編輯,到由Kriz Ju做出的最後修訂版本
标签TW 撤销
內容擴充
标签2017年版源代码编辑 消歧义連結
(未显示同一用户的2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問題條目|
{{Expert|time=2015-12-14T03:40:36+00:00}}
{{POV |time=2012-08-21T12:41:19+00:00 }}
{{POV |time=2012-08-21T12:41:19+00:00 }}
}}
[[File:Bundesarchiv Bild 183-R92264, Herbert von Karajan.jpg|thumb|right|300px|奥地利指挥家[[卡拉扬]]]]
[[File:Bundesarchiv Bild 183-R92264, Herbert von Karajan.jpg|thumb|right|300px|奥地利指挥家[[卡拉扬]]]]
'''指挥'''(英语:{{lang|en|conductor}},法语:{{lang|fr|chef d'orchestre}},德语:{{lang|de|Dirigent}})以手势操纵乐队歌剧的表演的艺术(或方法),这种操纵包括打[[拍子]],保证[[声部]]正确的进入演奏以及个别[[乐句]]的分句处理。至19世纪初期,指挥成为最重要和最受尊崇的音乐家,这种发展是与音乐中的表情的,[[浪漫主义]]因素的增加是平衡<ref name="牛津简明音乐词典"> {{Cite book | author=(英)肯尼迪,(英)布爾恩 编;唐其竞等译| title = 牛津简明音乐词典(第四版) | location = 北京 | publisher = 人民音乐出版社 | date = 2002-09 | pages = 246 | ISBN = 01-1998-2609 | accessdate = 201610月1日 | language = 中文 }} </ref>
'''指挥'''({{lang-en|conductor}}{{lang-fr|chef d'orchestre}}{{lang-de|Dirigent}})以手势操纵器樂、合唱、歌劇聖樂表演的人,这种操纵包括打[[拍子]],保证[[声部]]正确的进入演奏以及个别[[乐句]]的分句处理等等,其專業學門則被稱為「指揮學」({{lang-en|conducting}})音樂史進行至19世纪初期,指挥逐漸成为最重要和最受尊崇的音乐家,这种发展是与音乐中的表情、以及[[浪漫主义]]因素的增加是呈現正相關的<ref name="牛津简明音乐词典"> {{Cite book | author=(英)肯尼迪,(英)布爾恩 编;唐其竞等译| title = 牛津简明音乐词典(第四版) | location = 北京 | publisher = 人民音乐出版社 | date = 2002-09 | pages = 246 | ISBN = 01-1998-2609 | accessdate = 2016-10-01 | language = 中文 }} </ref>
从最基本的要求来说,指挥必须指出音乐的拍子,使全体演奏(唱)者能有统一的节拍,这些动作概括地刻画出一小节内的节拍,其[[重拍]]总是用向下的动作来表示。指挥们喜欢用右手握[[指挥棒]]、一细棒、或者鉛筆来强调节拍的轮廓,让左手来指示各个声部的进入和表示音乐的层次。然而许多现实指挥家遵循长期以来指挥无伴奏合唱的做法而不用指挥棒。<ref name="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可能第一位指挥大师(按现代人对此词的理解)当推[[瓦格纳]]。自瓦格纳树立起了“演绎”的传统,指挥不仅要使演出具有优秀的演奏技巧,而且要在作曲家的意图上建立起自己的个人风格<ref name="牛津简明音乐词典"/>就音乐而言,指挥是指导管弦乐团、合唱队、歌剧团、舞剧团或其他音乐小组的演出或解释合奏(唱)作品的职业及技能<ref name="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 {{Cite book | author =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编译,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公司亚洲出版物发展部编写 | title =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9卷) | location = 北京 | publisher =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date = 1991 | pages = 445 | ISBN = 7-5000-0309-9 | accessdate = 2016年9月29 | language = 中文 }} </ref>指挥与一个乐团长期合作的例子极多<ref name="牛津简明音乐词典"/>


指挥不仅要使演出具有优秀的演奏技巧,而且要在作曲家的意图上建立起自己的个人风格<ref name="牛津简明音乐词典"/>就音乐而言,指挥是指导管弦乐团、合唱队、歌剧团、舞剧团或其他音乐小组的演出或解释合奏(唱)作品的职业及技能<ref name="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 {{Cite book | author =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编译,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公司亚洲出版物发展部编写 | title =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9卷) | location = 北京 | publisher =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date = 1991 | pages = 445 | ISBN = 7-5000-0309-9 | accessdate = 2016-09-29 | language = 中文 }} </ref>。
== 指挥棒 ==
{{main|指挥棒}}
指挥用于打拍子和表达演奏表情的棒。指挥棒的确切起源无从考证。指挥棒的使用,19世纪始于德国。棒的长度有多种,有些指挥家(如里希特和博尔特)用一根长指挥棒。不过一般来说,指挥爱用轻而短的指挥棒,这样可以在除了击打小节的节拍之外能作出更多的暗示;因而有所谓的“用棒技巧”(stick technique)。有些指挥者不用指挥棒,仅用他们的双手(当然还有他们的眼睛)。<ref name="牛津简明音乐词典"/>
指挥们喜欢用右手握指挥棒或一细棒来强调节拍的轮廓,让左手来指示各个声部的进入和表示音乐的层次。然而许多现实指挥家遵循长期以来指挥无伴奏合唱的做法而不用指挥棒。<ref name="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


==职责==
== 簡說 ==
[[巴洛克音乐]]时代,大部分音乐作品都是以小合奏团的形式表演的。指挥的角色通常由[[羽管键琴]]手或者其中一名[[小提琴]]手担任。19世纪開始,乐队规模不断扩大,没有指挥的乐队演出变得非常困难,不事演奏的專門指挥者應運而生。{{or|歷史上第一位指挥大师(按现代人对此词的理解)[[瓦格纳]]就屬於這個時期,所謂“演绎”乐曲的传统亦是自他树立起來的}}。廿世纪初期,欧洲相当大部分的管弦乐团依然由樂長(Kapellmeister)领导,當中与一个乐团长期合作的例子极多<ref name="牛津简明音乐词典"/>,而这些指挥们则会例行地为自己的乐团作曲。隨著交通技術的進步,洲際間的旅行更加便利,指揮一人兼職多團的情形在近代則更為多見。


在現代,指揮經常也是一支職業管弦樂團的靈魂人物。在總監制的樂團裡,往往可見其藝術總監或音樂總監的工作交由指揮負責,而指揮必須擘劃一整個樂季的節目與曲目安排,甚至可視為該樂團的品牌代表。在一些世界一線樂團的編制下,「首席指揮」或「藝術總監」可能僅是文字之差,實際的職責內容則是沒有區別的。
表演时,乐队指挥须和演奏乐队基于相同的理解,共同演绎一个音乐作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乐队指挥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职责:


从最基本的要求来说,指挥必须指出音乐的拍子,使全体演奏(唱)者能有统一的节拍,这些动作概括地刻画出一小节内的节拍,其[[重拍]]总是用向下的动作来表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乐队指挥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职责:
*通过[[指挥棒]]给定演奏曲目的节奏,协调乐队的多个声部,使之能够成为一个整体。
*通过对乐队的指挥和安排,体现乐队指挥对音乐作品的诠释和再创作。因此有人说,听大型乐队演奏,就可以知道指挥的性情修养。


* 通过[[指挥棒]]给定演奏曲目的节奏,协调乐队的多个声部,使之能够成为一个整体。
==形成历史==
* 通过对乐队的指挥和安排,体现乐队指挥对音乐作品的诠释和再创作。因此有人说,听大型乐队演奏,就可以知道指挥的性情修养。


[[巴洛克音乐]]时代音乐作品都是以小合奏团的形式表演的。指挥角色通常由[[羽管键琴]]手或者其中一名[[小提琴]]手担任。有积极分子负责组织,没有职业指挥,乐团也能演奏得非好。个别演奏中担任指挥的乐手会站在乐队,并通过[[指挥棒]]有节奏的击打和手臂的动作,指挥乐队的演奏。
指挥们喜欢用右手握[[指挥棒]]、一细棒、或者鉛筆来强调节拍的轮廓左手則負責各个声的进入和表示音乐的层次為了視覺上需求(以數十人規模樂隊後排演奏者角度),指揮通樂隊正前方的高台總譜則置於自己,并通过[[指挥棒]]有节奏的击打和手臂的动作,指挥乐队的演奏。


== 历史 ==
19世纪開始,乐队规模不断扩大,没有指挥的乐队演出变得非常困难,职业指挥開始出現。20世纪,欧洲相当大部分的管弦乐团依然由小型乐队指挥(Kapellmeister)领导。而这些小型乐队指挥们会例行地为自己的乐团作曲。
=== 18世紀之前 ===
11世紀時出現了「{{le|手勢音符|Chironomy}}」這種「指揮」方式,可能是最早的關於有意義的指揮技術運用的紀錄<ref name="naertw">{{Cite web|title=指揮法 Conducting|url=https://terms.naer.edu.tw/detail/3247477/|access-date=2022-01-22}}</ref>。到了17世紀,為了清楚擊拍,樂隊的領導者們(經常是首席)開始使用紙卷、短棒等工具來加強表示。傳說作曲家[[让-巴普蒂斯特·吕利|盧利]]在指揮時,被自己使用的棒子戳傷,後來甚至死於潰瘍惡化<ref>{{cite web|author=Jérôme de La Gorce|url=http://www.oxfordmusiconline.com/subscriber/article/grove/music/42477pg1?q=lully+gangrene&search=quick&pos=1&_start=1|title=(1) Jean-Baptiste Lully (Lulli, Giovanni Battista) (i)|work=Oxford Music Online (New Grove)|publisher=Oxford University Press|year=2007|access-date=2008-10-08}}{{Subscription required}}</ref>。


在18世紀時,首席小提琴開始擔負起使樂隊順利演奏的責任,以琴弓做出音樂性的指示。另外也可見魯特琴演奏者以琴頭的頓點來達到相類似的效果,更有羽管键琴的演奏者在不演奏時開始以雙手指揮。1791年9月30日,[[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莫扎特]]的歌劇《[[魔笛]]》在{{le|維登劇院|Theater auf der Wieden}}首演,由作曲家本人親自指揮,相關的文件和公開文宣都記載了此事<ref>{{cite web|last1=Edge|first1=Dexter|last2=Black|first2=David|title=The earliest published report on the premiere of '-'Die Zauberflöte''|url=https://sites.google.com/site/mozartdocuments/documents/1791-10-01 |website=Mozart: New Documents|access-date=2018-08-25}}</ref>。1798年,[[约瑟夫·海顿|海頓]]也指揮了神劇《[[創世紀_(海頓)|創世紀]]》的首演,當時他使用了指揮棒,而樂隊的樂長{{le|約瑟夫·魏格爾|Joseph Weigl}}則仍然演奏大鍵琴<ref>H. C. Robbins Landon, 在1994年唱片"創世紀" (Vivarte SX2K 57965)的解說文字.</ref>。
中国大陸第一位指挥家是郑志声。


==女指挥家==
=== 19世紀 ===
[[File:Verdi conducting Aida in Paris 1880 - Gallica - Restoration.jpg|thumb|1881年的[[朱塞佩·威尔第]],正在指揮《[[阿依達]]》]]
承前所言,在1820年左右,演出時不須演奏的專門指揮者已經相當普遍,這時指揮已經是一支樂隊的領導人了。在此同時,由於樂隊人數的增加,使用指揮棒也成為必要的手段,於是全體演出者都能明白指揮的手勢與意圖。當時著名的指揮們經常也是作曲家,這包括了[[路易斯·施波尔|施波尔]]、[[卡尔·马利亚·冯·韦伯|韦伯]]、{{le|路易斯-安托万·朱利安|Louis-Antoine Jullien|朱利安}}和[[费利克斯·门德尔松·巴托尔迪|门德尔松]]等人。其中门德尔松在指揮時所用的木質短棒,仍可見於今時的指揮活動中。


19世紀中期的作曲大家[[埃克托·柏辽兹|柏辽兹]]和[[威廉·理查德·瓦格纳|瓦格纳]]二人也同時有著可觀的指揮事業,他們的看法與探討遂成為「指揮學」這門專業最早的重要文獻。在此二人之後,可以說專業指揮與指揮學的發展就此步入新的階段{{NoteTag|值得指出的是,柏辽兹的指揮風格雖然來得更炫目一些,然而若討論指揮做為一門學科的意義,則以華格納的貢獻為大。相較於傳統上只是確保樂團各個聲部準時演奏的「職責」,他作為一名指揮(同時也是作曲家),在驅動樂隊演奏時,無可避免地灌注了出自於主觀意識的詮釋,而這個詮釋不一定符合作曲者的本意。}}。經常與他們歸在同一音樂風格的作曲家[[李斯特·费伦茨|李斯特]]在晚年亦從事指揮。李斯特的學生,鋼琴家[[汉斯·冯·彪罗|彪罗]]繼而將指揮的音樂工作推升到另一層次,他的細緻、精準的排練風格,尤其是將樂團拆分為小團練習的方式,深刻影響了慕尼黑、迈宁根、柏林等地的樂團,也啟發了[[理查德·施特劳斯]]與[[费利克斯·魏因加特纳]]等後輩。

=== 20世紀 ===
1895年,[[尼基施·阿图尔|尼基施]]接任[[柏林爱乐乐团]]音樂總監,此前他在萊比錫、波士頓和倫敦等地工作。當代的重要作曲家如[[安东·布鲁克纳|布鲁克纳]]、[[彼得·柴可夫斯基|柴可夫斯基]]、[[约翰内斯·勃拉姆斯|勃拉姆斯]]等,對於尼基施的指揮都是讚譽有加。勃拉姆斯甚至表示,尼基施指揮自己的[[第4號交響曲_(布拉姆斯)|第4號交響曲]]的表現「簡直就是模範,沒有任何人可以超越」。尼基施於1912年4月率領[[伦敦交响乐团]]西巡,這是首次有歐洲樂團在美國巡迴演出。他所留下的影音紀錄,例如1913年11月的貝多芬第5號交響曲,是現代科技所捕捉最早的指揮影像。由這些資料中可見,尼基施以眼神接觸來帶動樂團演奏的能力,即使放在今天仍是一絕。[[弗里兹·莱纳]]就曾表示,尼基施的風格對他有重要的影響。

次一代的指揮,以[[阿图罗·托斯卡尼尼|托斯卡尼尼]]與[[威廉·富特文格勒|富特文格勒]]為首,開始動用錄音技術留存自己獨特的樂曲詮釋與指揮藝術。在藝術層面,前者對於威爾第有絕對的權威性,指揮貝多芬、布拉姆斯等人的作品時所用的速度則經常偏快。後者以華格納、布魯克納的演出為人稱道,在貝多芬、布拉姆斯方面卻經常可見許多彈性速度的運用。作為一名現代作曲-指揮家(富特文格勒亦從事作曲),可以說他承繼了華格納的指揮路線,是將自己的詮釋與解讀冠於樂譜的代表性人物。他們的指揮技術亦是南轅北轍:托斯卡尼尼使用長度甚長的指揮棒,打出清楚的節拍,甚少使用左手,富特文格勒的指揮則被許多人認為模糊難辨。直到這時為止,一位指揮者究竟應該具備什麼樣的「技術」,在樂界仍然沒有具體的共識。戰後的重要指揮如[[利奥波德·斯托科夫斯基|斯托科夫斯基]]、[[奥托·克伦佩勒|克伦佩勒]]、卡拉揚和[[伦纳德·伯恩斯坦|伯恩斯坦]]等人,其指揮畫面也是各異其趣。

[[File:Holland Festival dirigent Leonard Bernstein zal het met het Concertgebouworkes, Bestanddeelnr 933-3400.jpg|thumb|left|[[伦纳德·伯恩斯坦]]指揮[[王家音樂廳管弦樂團]],1985年]]
六〇年代,卡拉揚與伯恩斯坦構成另外一組對比,前者是「歐洲藝術總指導」,握有柏林、維也納兩支頂尖樂團,後者則是[[纽约爱乐]]的領導。相較於卡拉揚精於控制的指揮風格,伯恩斯坦的肢體、面部語言顯得極為奔放,而他們的指揮方式也深入影響了所屬樂團的聲音美學。在此之外,卡拉揚與伯恩斯坦都是媒體好手,不過一人面向大眾,另一人則醉心自我。[[威廉·门格尔贝格]]則以大量的排練時間來形塑與樂團的默契,但這樣的方式在科技進步的時代已漸趨少見。

=== 21世紀 ===
由歐美男性所專斷的指揮界,在21世紀有了新的變化。愈來愈多女指揮受到世界重要樂團的雇用,亞洲指揮也開始佔有一席之地。日本的[[小泽征尔]],韓國的[[郑明勋]],以及出身印度的[[祖宾·梅塔]]都是一時之選。

== 技術特點 ==
指揮技術發展至今,有許多制式的守則可用,但也仍有很大比例的操作出自於主觀。從養成階段一直到職業音樂圈,仍可見各種不同的指揮方式。總地來看,指揮者的首要任務在於在演奏時統率樂團,給予方向,設定速度,指出清楚的預備與拍點等,另外則是聲音與樂曲結構的詮釋。在演出時,這些都必須透過非口語的方式進行,但在一般的狀況下,職業樂團有一定次數的演前排練,指揮者會在這時給予其他的指示與要求,業餘樂團的排練頻率則視團員的經濟、音樂水平而可能浮動,指揮者也必須因地制宜。

指揮者透過易懂的手勢,來傳達包括速度、強弱與[[銜接|演奏法]]等必要元素,這是與樂團溝通最為直接且有效的方式。這些手勢在一名指揮者的養成階段就必須被訓練,在閱讀樂譜時需要做出相對應的手勢設計,但在演出時往往也會有即興發揮的成分。部分的教科書著重於指揮器樂與人聲的技術差異,但這樣的差異可能並非絕對性的。

=== 劃拍 ===
[[File:Battue de la mesure à 2 temps.svg|thumb|upright|{{music|time|2|4}}拍子,{{music|time|2|2}}拍子,或者快速的{{music|time|6|8}}拍子]]
[[File:Battue de la mesure à 3 temps.svg|thumb|upright|{{music|time|3|4}}拍子和{{music|time|3|8}}拍子]]
[[File:Battue de la mesure à 4 temps.svg|thumb|upright|{{music|time|4|4}}拍子]]
[[File:Schlagfigur6-8.PNG|thumb|upright|慢速的{{music|time|6|8}}拍子]]
一般來說,奏出第一個音之前的起拍(呼吸拍)是一個向上的手勢,其中同時帶有速度(甚至是力度)的指示。起拍可以是一個,也可以是數個,通常由右手操作。之後,視作品的拍號不同,在音樂行進間保持劃定一基本的圖形(如圖示),方便樂隊的大部分成員都能識別。

不論在什麼樣的拍號底下,清楚且堅定的向下手勢,可以幫助樂隊抓住每一個小節的重音所在,必要時(演奏變拍複雜的作品時,例如《[[春之祭]]》)也有助於演出人員重回軌道。相對於此,為了預備下一個重音,每個小節的最後一拍則必定是向上的手勢。在拍與拍之間,指揮所做出的「擊拍」瞬間,被稱為「拍點」(ictus)。

=== 強弱力度 ===
拍點的「大小」,或說強烈程度,以及劃拍線條的線條長短,是樂團辨識演奏力度的直接語言。除了所劃圖形的尺寸之外,將單手(或是雙手)同時上舉,經常意味著漸強與大聲,反之則是漸弱與小聲。

=== 指挥棒 ===
{{main|指挥棒}}
指挥用于打拍子和表达演奏表情的棒,一般用於右手。指挥棒的确切起源无从考证,其使用則始于19世纪德国。棒的长度有多种,有些指挥家(如里希特和博尔特)用一根长指挥棒。不过一般来说,指挥爱用轻而短的指挥棒,这样可以在除了击打小节的节拍之外能作出更多的暗示;因而有所谓的“用棒技巧”(stick technique)。

有些指挥者不用指挥棒,仅用他们的双手(当然还有他们的眼睛)<ref name="牛津简明音乐词典"/>。也有许多指挥家遵循长期以来指挥无伴奏合唱的做法,選擇不用指挥棒<ref name="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這樣的例子包括[[皮埃尔·布莱兹|布莱兹]]、[[尤里·捷米爾卡諾夫|捷米爾卡諾夫]]、斯托科夫斯基、[[尤金·奥曼迪|奥曼迪]]、[[季米特里斯·米特罗普洛斯|米特罗普洛斯]]、小澤征爾等人<ref>Libbey, Theodore (2006). ''The NPR Listener's Encyclopedia of Classical Music'', p. 44. Workman. {{ISBN|9780761120728}}.</ref><ref>Galkin, Elliott W. (1988). ''A History of Orchestral Conducting: In Theory and Practice'', p. 521. Pendragon. {{ISBN|9780918728470}}.</ref>。另外,[[库尔特·马苏尔]]則是因為無法握持指揮棒,而必須空手指揮。

=== 其它 ===
在右手負責音樂行進的必要元素之餘,左手一般則使用在較富表達性的時機,例如不同樂器的音色。此外各個聲部的進入,特別是對於休息許久的管樂、打擊部門來說,指揮高舉的左手可以起到額外的提示作用。有些指揮家,例如廿世紀早期的[[理查德·施特劳斯]],主張指揮者與他的活動可以(甚至是應當)完全不使用左手,這樣的看法近來已非主流。

== 教育與養成 ==
現今,在世界各地的大專院校,設有專門的指揮學系、所。年輕指揮除了學習音樂史、理論的知識之外,對於樂隊的實際演練尤其關鍵。許多指揮者在起步階段都會選擇與專業鋼琴合作搭檔,在沒有樂隊可供實時使用的前提下,鋼琴合作對指揮意圖的揣摩與演奏,是指揮者在學成階段重要的一環。另外,在樂團、合唱團當中實際演奏/唱,對於指揮的聲音品味也有直接的助益。

=== 中華民國(台灣) ===
在台灣,[[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是最早開設指揮碩士文憑的大學,另外包括[[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等,以及私立院校如[[輔仁大學]]、[[東海大學]]、[[東吳大學]]等,在研究所階段也都各自開設了指揮學位。

== 著名指揮家 ==
{{See|Category:指挥家}}
{{cn|中国大陸第一位指挥家是郑志声}}

=== 女指挥家 ===
[[File:Zhengxy.jpg|thumb|right|150px|女指挥家郑小瑛]]
[[File:Zhengxy.jpg|thumb|right|150px|女指挥家郑小瑛]]
职业指挥家一直由男性垄断。首位女指挥家是[[娜迪亚·布朗热]](Nadia Boulanger)於1938年指挥了波士顿管弦乐团。中国第一位女指挥家是[[郑小瑛]]。
职业指挥家一直由男性垄断。首位女指挥家是[[娜迪亚·布朗热]](Nadia Boulanger)於1938年指挥了波士顿管弦乐团。中国第一位女指挥家是[[郑小瑛]]。
香港有女指挥家[[叶咏诗]]。
香港有女指挥家[[叶咏诗]]。


时至今日,世界音乐舞台上,依然较少有女性能成为指挥家。
时至今日,世界音乐舞台上,依然较少有女性能成为指挥家。著名者有[[馬林·阿爾索普]]、[[西蒙娜·扬]]等人


==參考資料==
== 註釋 ==
{{NoteFoot}}


== 參考資料 ==
{{reflist}}
{{reflist}}

== 参见 ==
== 参见 ==
{{Portal box|音樂|古典音樂}}
* [[樂隊首席]]
* [[樂隊首席]]

== 外部連結 ==
* {{commons category-inline|Conducting}}


{{Authority control}}
{{Authority control}}

[[Category:音乐术语]]
[[Category:音樂相關職業]]
[[Category:音樂表演]]
[[Category:藝術監督]]
[[Category:指挥家]]
[[Category:指挥家]]
[[Category:領袖]]

2022年1月22日 (六) 04:44的版本

奥地利指挥家卡拉扬

指挥者(英語:conductor;法語:chef d'orchestre;德語:Dirigent)指以手势操纵器樂、合唱、歌劇或聖樂表演的人,这种操纵包括打拍子,保证声部正确的进入演奏以及个别乐句的分句处理等等,其專業學門則被稱為「指揮學」(英語:conducting)。音樂史進行至19世纪初期,指挥逐漸成为最重要和最受尊崇的音乐家,这种发展是与音乐中的表情、以及浪漫主义因素的增加是呈現正相關的[1]

指挥不仅要使演出具有优秀的演奏技巧,而且要在作曲家的意图上建立起自己的个人风格[1]。就音乐而言,指挥是指导管弦乐团、合唱队、歌剧团、舞剧团或其他音乐小组的演出或解释合奏(唱)作品的职业及技能[2]

簡說

巴洛克音乐时代,大部分音乐作品都是以小合奏团的形式表演的。指挥的角色通常由羽管键琴手或者其中一名小提琴手担任。19世纪開始,乐队规模不断扩大,没有指挥的乐队演出变得非常困难,不事演奏的專門指挥者應運而生。歷史上第一位指挥大师(按现代人对此词的理解)瓦格纳就屬於這個時期,所謂“演绎”乐曲的传统亦是自他树立起來的[原創研究?]。廿世纪初期,欧洲相当大部分的管弦乐团依然由樂長(Kapellmeister)领导,當中与一个乐团长期合作的例子极多[1],而这些指挥们则会例行地为自己的乐团作曲。隨著交通技術的進步,洲際間的旅行更加便利,指揮一人兼職多團的情形在近代則更為多見。

在現代,指揮經常也是一支職業管弦樂團的靈魂人物。在總監制的樂團裡,往往可見其藝術總監或音樂總監的工作交由指揮負責,而指揮必須擘劃一整個樂季的節目與曲目安排,甚至可視為該樂團的品牌代表。在一些世界一線樂團的編制下,「首席指揮」或「藝術總監」可能僅是文字之差,實際的職責內容則是沒有區別的。

从最基本的要求来说,指挥必须指出音乐的拍子,使全体演奏(唱)者能有统一的节拍,这些动作概括地刻画出一小节内的节拍,其重拍总是用向下的动作来表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乐队指挥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职责:

  • 通过指挥棒给定演奏曲目的节奏,协调乐队的多个声部,使之能够成为一个整体。
  • 通过对乐队的指挥和安排,体现乐队指挥对音乐作品的诠释和再创作。因此有人说,听大型乐队演奏,就可以知道指挥的性情修养。

指挥们喜欢用右手握指挥棒、一细棒、或者鉛筆来强调节拍的轮廓,左手則負責各个声部的进入和表示音乐的层次。為了視覺上的需求(以數十人規模樂隊的後排演奏者角度),指揮通常站在樂隊正前方的高台,總譜則置於自己前方,并通过指挥棒有节奏的击打和手臂的动作,指挥乐队的演奏。

历史

18世紀之前

11世紀時出現了「手勢音符英语Chironomy」這種「指揮」方式,可能是最早的關於有意義的指揮技術運用的紀錄[3]。到了17世紀,為了清楚擊拍,樂隊的領導者們(經常是首席)開始使用紙卷、短棒等工具來加強表示。傳說作曲家盧利在指揮時,被自己使用的棒子戳傷,後來甚至死於潰瘍惡化[4]

在18世紀時,首席小提琴開始擔負起使樂隊順利演奏的責任,以琴弓做出音樂性的指示。另外也可見魯特琴演奏者以琴頭的頓點來達到相類似的效果,更有羽管键琴的演奏者在不演奏時開始以雙手指揮。1791年9月30日,莫扎特的歌劇《魔笛》在維登劇院英语Theater auf der Wieden首演,由作曲家本人親自指揮,相關的文件和公開文宣都記載了此事[5]。1798年,海頓也指揮了神劇《創世紀》的首演,當時他使用了指揮棒,而樂隊的樂長約瑟夫·魏格爾英语Joseph Weigl則仍然演奏大鍵琴[6]

19世紀

1881年的朱塞佩·威尔第,正在指揮《阿依達

承前所言,在1820年左右,演出時不須演奏的專門指揮者已經相當普遍,這時指揮已經是一支樂隊的領導人了。在此同時,由於樂隊人數的增加,使用指揮棒也成為必要的手段,於是全體演出者都能明白指揮的手勢與意圖。當時著名的指揮們經常也是作曲家,這包括了施波尔韦伯朱利安英语Louis-Antoine Jullien门德尔松等人。其中门德尔松在指揮時所用的木質短棒,仍可見於今時的指揮活動中。

19世紀中期的作曲大家柏辽兹瓦格纳二人也同時有著可觀的指揮事業,他們的看法與探討遂成為「指揮學」這門專業最早的重要文獻。在此二人之後,可以說專業指揮與指揮學的發展就此步入新的階段[註 1]。經常與他們歸在同一音樂風格的作曲家李斯特在晚年亦從事指揮。李斯特的學生,鋼琴家彪罗繼而將指揮的音樂工作推升到另一層次,他的細緻、精準的排練風格,尤其是將樂團拆分為小團練習的方式,深刻影響了慕尼黑、迈宁根、柏林等地的樂團,也啟發了理查德·施特劳斯费利克斯·魏因加特纳等後輩。

20世紀

1895年,尼基施接任柏林爱乐乐团音樂總監,此前他在萊比錫、波士頓和倫敦等地工作。當代的重要作曲家如布鲁克纳柴可夫斯基勃拉姆斯等,對於尼基施的指揮都是讚譽有加。勃拉姆斯甚至表示,尼基施指揮自己的第4號交響曲的表現「簡直就是模範,沒有任何人可以超越」。尼基施於1912年4月率領伦敦交响乐团西巡,這是首次有歐洲樂團在美國巡迴演出。他所留下的影音紀錄,例如1913年11月的貝多芬第5號交響曲,是現代科技所捕捉最早的指揮影像。由這些資料中可見,尼基施以眼神接觸來帶動樂團演奏的能力,即使放在今天仍是一絕。弗里兹·莱纳就曾表示,尼基施的風格對他有重要的影響。

次一代的指揮,以托斯卡尼尼富特文格勒為首,開始動用錄音技術留存自己獨特的樂曲詮釋與指揮藝術。在藝術層面,前者對於威爾第有絕對的權威性,指揮貝多芬、布拉姆斯等人的作品時所用的速度則經常偏快。後者以華格納、布魯克納的演出為人稱道,在貝多芬、布拉姆斯方面卻經常可見許多彈性速度的運用。作為一名現代作曲-指揮家(富特文格勒亦從事作曲),可以說他承繼了華格納的指揮路線,是將自己的詮釋與解讀冠於樂譜的代表性人物。他們的指揮技術亦是南轅北轍:托斯卡尼尼使用長度甚長的指揮棒,打出清楚的節拍,甚少使用左手,富特文格勒的指揮則被許多人認為模糊難辨。直到這時為止,一位指揮者究竟應該具備什麼樣的「技術」,在樂界仍然沒有具體的共識。戰後的重要指揮如斯托科夫斯基克伦佩勒、卡拉揚和伯恩斯坦等人,其指揮畫面也是各異其趣。

伦纳德·伯恩斯坦指揮王家音樂廳管弦樂團,1985年

六〇年代,卡拉揚與伯恩斯坦構成另外一組對比,前者是「歐洲藝術總指導」,握有柏林、維也納兩支頂尖樂團,後者則是纽约爱乐的領導。相較於卡拉揚精於控制的指揮風格,伯恩斯坦的肢體、面部語言顯得極為奔放,而他們的指揮方式也深入影響了所屬樂團的聲音美學。在此之外,卡拉揚與伯恩斯坦都是媒體好手,不過一人面向大眾,另一人則醉心自我。威廉·门格尔贝格則以大量的排練時間來形塑與樂團的默契,但這樣的方式在科技進步的時代已漸趨少見。

21世紀

由歐美男性所專斷的指揮界,在21世紀有了新的變化。愈來愈多女指揮受到世界重要樂團的雇用,亞洲指揮也開始佔有一席之地。日本的小泽征尔,韓國的郑明勋,以及出身印度的祖宾·梅塔都是一時之選。

技術特點

指揮技術發展至今,有許多制式的守則可用,但也仍有很大比例的操作出自於主觀。從養成階段一直到職業音樂圈,仍可見各種不同的指揮方式。總地來看,指揮者的首要任務在於在演奏時統率樂團,給予方向,設定速度,指出清楚的預備與拍點等,另外則是聲音與樂曲結構的詮釋。在演出時,這些都必須透過非口語的方式進行,但在一般的狀況下,職業樂團有一定次數的演前排練,指揮者會在這時給予其他的指示與要求,業餘樂團的排練頻率則視團員的經濟、音樂水平而可能浮動,指揮者也必須因地制宜。

指揮者透過易懂的手勢,來傳達包括速度、強弱與演奏法等必要元素,這是與樂團溝通最為直接且有效的方式。這些手勢在一名指揮者的養成階段就必須被訓練,在閱讀樂譜時需要做出相對應的手勢設計,但在演出時往往也會有即興發揮的成分。部分的教科書著重於指揮器樂與人聲的技術差異,但這樣的差異可能並非絕對性的。

劃拍


拍子,
拍子,或者快速的
拍子

拍子和
拍子

拍子
慢速的
拍子

一般來說,奏出第一個音之前的起拍(呼吸拍)是一個向上的手勢,其中同時帶有速度(甚至是力度)的指示。起拍可以是一個,也可以是數個,通常由右手操作。之後,視作品的拍號不同,在音樂行進間保持劃定一基本的圖形(如圖示),方便樂隊的大部分成員都能識別。

不論在什麼樣的拍號底下,清楚且堅定的向下手勢,可以幫助樂隊抓住每一個小節的重音所在,必要時(演奏變拍複雜的作品時,例如《春之祭》)也有助於演出人員重回軌道。相對於此,為了預備下一個重音,每個小節的最後一拍則必定是向上的手勢。在拍與拍之間,指揮所做出的「擊拍」瞬間,被稱為「拍點」(ictus)。

強弱力度

拍點的「大小」,或說強烈程度,以及劃拍線條的線條長短,是樂團辨識演奏力度的直接語言。除了所劃圖形的尺寸之外,將單手(或是雙手)同時上舉,經常意味著漸強與大聲,反之則是漸弱與小聲。

指挥棒

指挥用于打拍子和表达演奏表情的棒,一般用於右手。指挥棒的确切起源无从考证,其使用則始于19世纪的德国。棒的长度有多种,有些指挥家(如里希特和博尔特)用一根长指挥棒。不过一般来说,指挥爱用轻而短的指挥棒,这样可以在除了击打小节的节拍之外能作出更多的暗示;因而有所谓的“用棒技巧”(stick technique)。

有些指挥者不用指挥棒,仅用他们的双手(当然还有他们的眼睛)[1]。也有许多指挥家遵循长期以来指挥无伴奏合唱的做法,選擇不用指挥棒[2]。這樣的例子包括布莱兹捷米爾卡諾夫、斯托科夫斯基、奥曼迪米特罗普洛斯、小澤征爾等人[7][8]。另外,库尔特·马苏尔則是因為無法握持指揮棒,而必須空手指揮。

其它

在右手負責音樂行進的必要元素之餘,左手一般則使用在較富表達性的時機,例如不同樂器的音色。此外各個聲部的進入,特別是對於休息許久的管樂、打擊部門來說,指揮高舉的左手可以起到額外的提示作用。有些指揮家,例如廿世紀早期的理查德·施特劳斯,主張指揮者與他的活動可以(甚至是應當)完全不使用左手,這樣的看法近來已非主流。

教育與養成

現今,在世界各地的大專院校,設有專門的指揮學系、所。年輕指揮除了學習音樂史、理論的知識之外,對於樂隊的實際演練尤其關鍵。許多指揮者在起步階段都會選擇與專業鋼琴合作搭檔,在沒有樂隊可供實時使用的前提下,鋼琴合作對指揮意圖的揣摩與演奏,是指揮者在學成階段重要的一環。另外,在樂團、合唱團當中實際演奏/唱,對於指揮的聲音品味也有直接的助益。

中華民國(台灣)

在台灣,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是最早開設指揮碩士文憑的大學,另外包括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等,以及私立院校如輔仁大學東海大學東吳大學等,在研究所階段也都各自開設了指揮學位。

著名指揮家

中国大陸第一位指挥家是郑志声[來源請求]

女指挥家

女指挥家郑小瑛

职业指挥家一直由男性垄断。首位女指挥家是娜迪亚·布朗热(Nadia Boulanger)於1938年指挥了波士顿管弦乐团。中国第一位女指挥家是郑小瑛。 香港有女指挥家叶咏诗

时至今日,世界音乐舞台上,依然较少有女性能成为指挥家。著名者有馬林·阿爾索普西蒙娜·扬等人。

註釋

  1. ^ 值得指出的是,柏辽兹的指揮風格雖然來得更炫目一些,然而若討論指揮做為一門學科的意義,則以華格納的貢獻為大。相較於傳統上只是確保樂團各個聲部準時演奏的「職責」,他作為一名指揮(同時也是作曲家),在驅動樂隊演奏時,無可避免地灌注了出自於主觀意識的詮釋,而這個詮釋不一定符合作曲者的本意。

參考資料

  1. ^ 1.0 1.1 1.2 1.3 (英)肯尼迪,(英)布爾恩 编;唐其竞等译. 牛津简明音乐词典(第四版). 北京: 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2-09: 246. ISBN 01-1998-2609 (中文). 
  2. ^ 2.0 2.1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编译,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公司亚洲出版物发展部编写.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9卷). 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1: 445. ISBN 7-5000-0309-9 (中文). 
  3. ^ 指揮法 Conducting. [2022-01-22]. 
  4. ^ Jérôme de La Gorce. (1) Jean-Baptiste Lully (Lulli, Giovanni Battista) (i). Oxford Music Online (New Grov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2008-10-08]. 需付费查阅
  5. ^ Edge, Dexter; Black, David. The earliest published report on the premiere of '-'Die Zauberflöte. Mozart: New Documents. [2018-08-25]. 
  6. ^ H. C. Robbins Landon, 在1994年唱片"創世紀" (Vivarte SX2K 57965)的解說文字.
  7. ^ Libbey, Theodore (2006). The NPR Listener's Encyclopedia of Classical Music, p. 44. Workman. ISBN 9780761120728.
  8. ^ Galkin, Elliott W. (1988). A History of Orchestral Conducting: In Theory and Practice, p. 521. Pendragon. ISBN 9780918728470.

参见

外部連結